多地加大开源生态产业支持力度,专家认为市场化为关键因素
2025-07-31 18:03:00
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《经济》杂志
中国如何吸引全球人工智能人才?
近期美国脸谱公司2亿美元高薪挖走华人AI人才庞若鸣后,中国未来出台怎么样吸引开源生态人才政策,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“鼓励企业、高校加大力度推广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体系,将评价结果作为在职员工晋升职务,在校学生评优推免等重要的参考。”7月23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,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谈到开源产业人才开发时说。
根据了解,目前从基础软件到人工智能的大模型,从云原生的框架到智能设备的互联,开源有力地推动了技术的突破和应用,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,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目前包括北上广深等大批一二线城市,加大了对于开源生态领域产业的支持力度。中国2024年底的开源开发者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,但是开源产业项目数仍低于美国、印度等国。
开源人才培养已被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。2021年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“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,鼓励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,培养开源技术等领域专业人才”。
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开源生态培育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更是将“开源人才培育”作为专项行动,明确到2025年实现“建立健全开源人才培养体系,培育百万级开源开发者”的目标。
多地加大开源生态产业支持力度
根据了解,包括北京、杭州、上海等城市,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于开源产业的支持力度。
7月23日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幕式上指出,下一步北京将优化开源公共服务,积极开展开源人才培育,推动自主开源平台、工具、项目进校园,培育学生群体的本土化开源使用习惯。同时还将加速开源项目孵化,支持建设开源技术孵化器和加速孵化器等专业载体,联合中关村科技园区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资源,为开源项目提供技术验证、投融资对接和市场推广等服务。
根据了解,目前北上广深的开源产业在全国领先。仅仅以软件产业增加值和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看,上述多城也在全国处于最前沿的梯队。比如2024年北京信息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3.3万亿,占全国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无独有偶,近期上海、杭州等城市,也在加大对于开源产业的支持力度。比如上海经信委7月16日发布通知,提出围绕人工智能开源建设,征集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、显著实用价值及创新引领作用的开源社区以及开源产品。这包括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方向(提供模型库、语料数据集等开源服务,影响力大、生态活跃、建设成效突出的开源社区平台)和人工智能开源产品方面(在主流开源社区发布并持续维护的模型或语料类产品,具有较高实用价值、较大影响力和较强创新性)。
杭州市人民政府在6月13日印发《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实施方案(2025年版)》,提出建设对标国际顶尖水平的开源社区。依托国内领先模型开源社区建设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,汇聚国内外优质人才、机构、场景、资金,围绕国内领先开源模型,研发开发框架、数据集、工具集、智能体、软件应用等原创性技术产品,打造AI开源技术生态。
根据大会发布的《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(2024)》,国内开源创新潜能加速释放,核心城市表现突出。北京、上海活跃开源项目均超过50万个,深圳、杭州均超过20万个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核心城市连续三年有超过20%的开源项目活跃一年以上,项目持续性与美国、欧盟相当。
在人才方面,国内形成以北京、上海为核心的开源人才供给高地,其中北京活跃开源开发者超50万人,上海超40万人,为国内开源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格认为,总体来看各地的开源产业布局不断完善,东部地区基础比较坚实,聚焦众多的科技龙头企业和优质的开源项目,发挥引领带动作用。中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的发展路径;西部地区重庆、成都、西安三地优势资源相对聚集,成为地区开源产业发展的高地;东北地区主要通过政策支持,举办活动等方式激发开源产业的发展活力。
专家认为市场化为关键因素。不过,目前各发达城市发展开源产业也有一些问题。
《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(2024)》显示,尽管我国地方开源生态正进入从“全面起势”迈向“分层突破”的关键阶段。仍存在四大瓶颈:一是差异化定位不足,特色优势不突出;二是政策细则与执行力有待加强,资金与人才激励不足;三是“重建设轻治理”,安全与合规意识薄弱;四是商业化探索缓慢,缺乏红帽式龙头企业和成熟盈利模式。
同时各地在基础设施、示范项目、应用推广等方面已初具规模,部分细分赛道实现与国际“并跑”“领跑”。区域发展呈显著差异:东部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与资金、人才集聚,形成政策—平台—项目一体化闭环;中部依托高校和产业基础,正探索“特色驱动型”路径;西部在重庆、成都、西安三点成势,形成西部高地;东北尚处起步,侧重政策牵引和活动培育。
据悉,目前各地开源生态领域的差距也非常大。以软件产业为例,2024年北京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11068.8亿元,首次突破1万亿元。同期上海该产业增加值为6062.33亿元,深圳上述产业产值在3000多亿元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有关领导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的地方开源生态建设分论坛上指出,近年,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开源相关规划编制、政策出台、举措落地,在开源项目孵化、社区建设和成果应用,以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,发挥了“主阵地”作用。
北京锚定建设“全球开源之都”目标,构建起“一体两翼四支撑”开源生态体系;广东落地开源鸿蒙智能物联网创新中心,浙江温州市、浦江县推动开源鸿蒙生态建设,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,都提供了鲜活的开源实践案例。
建议各地下一步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明确开源战略坐标,希望各地坚持“全国一盘棋”,支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加快步伐,在产融合作、人才培养、资产评估等方面积极探索,先行先试。二是深植地方产业基因,厚培开源生态沃土。推动龙头企业开放场景、高校科研机构贡献智慧、初创企业积极融入,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开源的项目与社区。支持创新主体提升开源认知、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,充分反映开源产品和企业的市场价值、实现创新成果的应开尽开、需闭尽闭。
另外也要坚持开放共赢,秉持相互尊重、合作共赢的原则。推动开源的成果,高质量引进来,高水平走出去,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,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惠及全世界各国的人民。
华为终端BG CEO何刚:深耕基础软件开源,使能千行万业创新
2025-07-30 18:01:027月23日,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幕式上,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发表题为《深耕基础软件开源,使能千行万业创新》的主题演讲,分享了华为在开源战略上的长期投入与实践,介绍了开源鸿蒙生态发展成果。
上一篇理想汽车CTO谢炎:从智能汽车到空间机器人,共助“星环OS开源生态”建设
2025-07-31 18:03:017月23日,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在北京开幕。理想汽车CTO谢炎围绕理想汽车在开源上的思考展开分享。
下一篇